日圓匯率上沖下洗,負利率政策發表時,一下跌至兌美元120圓,過沒幾天又漲回了110圓。原本預期負利率政策以及美國的升息,會讓日圓的需求變小,讓投資家轉而購買美元,因為如果錢放在日圓,無利可圖,甚至要被扣帳管費的話,照理說資金應該會遠離日圓,往其他更具投資價值的貨幣與標的前進才對。也就是按照日本銀行的盤算,理應會讓日圓繼續貶,但誰知道由於世界經濟情勢的動盪不安,使得投資家更是進入避險狀態(Risk-Off),購買相對安全的日圓,才使得日圓一下又漲了回來。而一般市場上的說法,會讓日圓再度回漲的因素有五大因素,分別為「美國經濟減速與升息力道弱化」、「中國經濟問題與人民幣下跌」、「原油價格暴跌」、「北韓與中東等地政學風險」與「歐洲金融動盪不安」。雖然本站是講「東京不動產投資」,但由於海外不動產投資與匯率息息相關,這篇就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匯率問題吧。
----------------------------------------------------------
日圓的匯率,到底是由誰來決定?一般來講,外匯市場的參加者,主要可以分成「事業投資實際需求」與「投機行為」兩大類。所謂的「事業投資實際需求」指的就是像汽車廠商或者出口業等,需要將產品出口至外國的產業。這些產業在國外賺到的錢,當然不是日圓,而是美金。因此當這些公司賺了錢,必須將錢匯回日本發薪水給員工以及支付下包廠商費用時,就需要將賺到的美金換回日日圓。
而所謂的「投機行為」,指得就是炒匯行為,來賺差價的,像是對沖基金等。但根據BIS(國際清算銀行)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 2013年的統計,這些「事業投資實際需求」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其實較低,頂多就佔整體的一成左右而已,但「投機行為」的佔比就非常高。
但實際上,因為「投機行為」的買盤,雖然會在短期內大量購買或出售某種貨幣,但因為他們的行為就是投機行為,所以就算他們賣掉某種貨幣後,只要短期之內那貨幣有再跌到一定的程度,他們就會再大量買回來,因為這樣帳面上才有賺到錢。例如日圓跌到100圓的時候賣掉,而在日圓跌到105圓的時候會買回來,這樣就賺了5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