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期文章:201702 (10)
- Feb 25 Sat 2017 23:48
染の小道@中井
- Feb 17 Fri 2017 23:38
中村彝アトリエ記念館
- Feb 11 Sat 2017 10:53
シルバニアファミリー
每次去Bic Camera的玩具賣場,總是會看到這可愛的玩具,也一直很想買回家擺起來欣賞,無奈之前房子太小。
這次換大房子,決定要把這個買回家,當作客廳的裝飾品。
貼在臉書後,才知道原來這在台灣叫做「森林家族」。
- Feb 10 Fri 2017 11:01
You は何しに日本へ!
日本有個電視節目,叫做「You は何しに日本へ!」,就是在街頭訪問外國人,跟拍外國人,來問說外國人到日本來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這種節目,因為這就是日本人的自慰節目。
一天到晚找外國人來,說日本多好又多好,別的國家都沒有日本好。
- Feb 09 Thu 2017 12:08
房子賣不掉怎麼辦?那是因為你買錯房子!
各位朋友不好意思,由於最近忙搬家,因此2月號的房市月刊遲遲尚未完成,請再等我個幾天。今天,先將本月的「讀書新得」部分PO出來,內容就是研讀東洋經濟以及週刊ダイヤモンド的內容,來看看是否內容有如某唱衰日本房產者所寫的內容一樣。
-------------------------------
由於最近又有人只到書店去看封面,不買雜誌不讀內容,就直接斷定日本兩大財經雜誌唱衰東京房地產。真的是這樣嗎?由於我長期訂閱「週刊東洋経済」以及「週刊ダイヤモンド」(鑽石),因此2017.01.28以及2017.02.04這兩期的內容早已閱讀完畢。基本上,年初到三月這段期間本來就是日本房市的繁忙期,週刊會做類似的專題也不奇怪,而且也幾乎年年都有,因此並不像某人說的「不約而同」。這次的「讀書新得」專欄,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本被點名的雜誌內容寫些什麼吧。至於那位唱衰日本房地產的人的文章的其他論調,了無新意,跟一、兩年前的內容一模一樣,我就不再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去回應這種無聊的論點。想了解詳情的朋友,請自己去部落格點選舊文章即可。
-------------------------------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週刊東洋經濟2017.01.28號的內容究竟寫些什麼。雖然內容的確有提到自己的房子資產價值不保,但一開始就提到是埼玉縣等東京近郊,而且主要是木造透天,以及供給過剩的灣岸地區,這些地區跟產品一直都是我叫各位朋友不要去買的。但雜誌卻有在P66做出了房價維持以及房價暴跌的資產圖表。調查就提及,大江戶線的清澄白河,以及東急東橫線的學藝大學,京葉線的新浦安等站,甚至比起30年前的新屋時期,現在變成中古屋後的價格反而比較高。另外,圖表中也提及JR山手線的五反田、目黑、惠比壽等車站,十年中古屋各有121.3%、140.8%以及128.2%的漲幅。因此只要選對地點,房價不跌反漲,並非買屋一定跌價。這個道理相信去問美國總統川普先生,他一定會非常同意,就如同他的名言,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一樣。
- Feb 04 Sat 2017 10:17
探訪街道:白金台
如果提到港區的高級住宅區,那一定不能不提白金台。所謂的白金台一帶,泛指「白金」以及「白金台」這兩個區塊,西臨恵比寿以及品川的高級住宅區「上大崎」。這裡原本只是個庶民住的街道,但隨著泡沫時代,外苑西通蓋起了許多漂亮的餐廳以及咖啡,整條街道變得很有時尚味。也因此,周遭開始逐漸興建起了高級華夏大樓,外苑西通也因此得名「プラチナ通り(白金大道)」。住在這裡的女性,也越來越多名媛貴婦,因此當時也有個造字「シロガネーゼ」,來泛指住在這裡的貴婦。(~ゼ,為義大利文的”人”的接尾辭),就像我們台北講「天龍人」的感覺很像。
而白金台較高級的地方,就屬「白金台5丁目」以及「白金4丁目」了。前者一大半都是自然教育園區,綠意盎然,等於是住在這裡,有個專屬的後花園一般。白金台5丁目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屬「パークマンション白金台 Ⅴ(サンク)」了。而後者白金4丁目,則是有一大半都是聖心女子學院的校園,因此居住的人口其實不多,物件也沒有很多,最有名的,應該可以說是「白金三光坂パークマンション」了吧。這兩個區域只要有合理價的好物件出現,應該會馬上被掃掉。
不過大馬路上,也就是目黑通上,就蠻多出租型的小套房,馬路上的出租型小套房的單價,跟巷弄內的高級住宅,有些甚至單價可以差距一倍之多。
- Feb 03 Fri 2017 10:15
鐵道沿線:山手線
2月10日,山手線的最新車站「暫定:品川新站」正式開工了。這是自1971年的西日暮里站以來,事隔30多年後的新車站,也是山手線的第30個站。預計配合2020年的東京奧運時完工。
我想,應該不用多講,大家也知道這條線是東京都心最重要的一條線。這條環狀線,串連的東京最大的幾個轉運站以及商業重鎮,如:新宿、渋谷、品川、東京、上野、池袋...等。甚至有人認為買房,就是要買在山手線沿線上或者是山手線圈內。
但若撇開商業區的觀點,以住宅房的觀點來看,其實山手圈內,並不一定就都是票房的保證。例如山手線的下半環,如恵比寿、目黒(尤其是品川區上大崎)等處,的確就是房價高的高級住宅區,但上半環從池袋到上野一帶,則是房價以及環境都不怎麼好的地區,這些地方的房價以及環境,甚至輸給了山手線圈外的城南地區,中野某些地區以及杉並區的某些地區。也就是說,不能以山手線的圈內還是圈外,來衡量房屋的價值。畢竟交通、距離,並不是房價高低的唯一考量,還有環境因素也佔了很大的比重。相同的距離,只要環境差,房價甚至可以差兩倍!
- Feb 02 Thu 2017 10:12
低層高級住宅 VS. 超高層塔式住宅!
你喜歡年輕的都會風格鬧區生活,還是安靜的住宅區?兩種截然不同的身活型態,答案恐怕見仁見智。
自住型的大樓產品,最極端的兩個例子,莫過於「低層住宅」與「超高層塔式住宅」了。兩者可說是個性截然不同,喜歡哪種可以說是見仁見智。
前者之所以會蓋成「低層住宅」,就是因為那塊土地有非常嚴格的限建,只可以蓋低樓層,且不能當作獨立店面使用。此外,建蔽率也規定不能蓋太滿,只能蓋到土地的50~60%左右,容積率也是不高,也因此,「低層住宅」除非基地非常大(都心不可能),不然多半都是屬於中小規模的產品,戶數頂多20~60戶左右。
- Feb 01 Wed 2017 10:09
實踐,賣不掉加價賣!
◎全文節錄改寫至《魯蛇翻身!東京買房最強攻略》一書、行遍天下出版。
投資是藝術,更要技術。之前台灣流行「賣不掉加價賣」,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房子賣不掉,投資客的操作手法不是「降價賣」,而是「加價賣」!
好奇怪喔,都賣不掉了,為什麼反而是「加價」呢?其實說穿了,就跟日本網路購物的手法如出一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