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日本人或會日語的台灣人,都會在YouTube上開設日語的教學頻道來教授日語。有些YouTuber就會說,課本上教導自我介紹時,使用「私は陳です」這樣的講法不太自然。較自然的講話方式,必須將「私は」省略。例如:「陳です/陳と申しま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之類的...

 

  既然把「私は」提出來的講法不太自然,那為什麼課本都還是要教沒省略主題的「私は陳です」呢?

 

    這就牽扯到了日文的省略方式了。

 

---------------------------------------

 

    一開始,如果教材直接教導省略主語的「私は」,可能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但一旦學習到更後面的階段後,若學習者沒有確切了解省略掉的部分究竟是什麼,以及什麼情況之下可以省略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聽話者的誤會。

 

    例如:

 

  ・(×)陳さんは最近、ホームシックです。それで、時々電話を掛けます。

 

    上述的發話,在第二句(それで之後)的時候省略掉了主語以及對象。或許說話者是想要說「陳さんは私に電話を掛けます」。但上述例子卻很可能被聽的人理解為「私が陳さんに電話を掛けます」。這是因為日文的對話,除了「視點」必須要統一以外,上述的句子還少了表達方向的「〜てくる」,因而導致整個句子不知所云。

 

    如果上述這句話,講成「それで、時々電話を掛けてくる」的話,就可以很明白的知道,到底是誰打給誰的。因為加上了「〜てくる」,就是用於表達「他人向己方做動作」。這時,省略主語「私は」也才不會因而導致語意不明。

 

---------------------------------------

 

   也就是說,日文的句子中,省略了「主語」或者「對象」等成分,還能讓聽話者理解的原因,就是因為日文當中有太多的要素可以補足其存在。除了這裡講到的「〜てくる」以外,還有其他像是「〜てあげる/てくれる」...等。

 

    「~てあげる」的主語一定是我(或者我方的)人,對象一定是我(或我方)以外的人。「~てくれる」則剛好相反,主語一定是我(或我方)以外的人,對象一定是我(或我方)的人。

 

    在這樣的補助動詞的協助下,表達主語(主題)的「〜は」與表達對向的「〜に」,反而會成為累贅,將其省略掉才會是比較自然的日語。但如果學習者一開始就沒有掌握住這樣的文法要點,從初級時就沒有搞懂到底其省略的東西是什麼?為什麼會省略?就很容易講出沒人聽得懂的話。

 

---------------------------------------

 

  再例如下面這句話:

 

  ・わからない時はいつも丁寧に教えます。

 

    就像這樣,上述這一句話,到底是「誰不懂」?到底是「誰教誰」?根本不知所云。但如果加上了「~てくれる」,改為「わからない時はいつも丁寧に教えてくれます」。聽話者就可以很明白地知道,是「別人(或許是朋友,或許是老師)」教我(說話者)。

 

---------------------------------------

 

    順道一提,可以補足省略主語以及對象等格位的文法手段,除了上述的補助動詞外,還有尊敬語、謙讓語,以及「〜たい/〜ほしい」、「〜がっている/〜らしい」...等等文法要素。

 

    尊敬語一定是「他人的動作」,謙讓語一定是「我方的動作」。「〜たい」跟「〜ほしい」則是「自己的願望」,「〜がっている」與「〜らしい」才是用於描述「他人」。

 

---------------------------------------

 

    正因為省略「私は」,還牽扯到許多深度文法的運用,因此大部分的教科書,在最初級的時候,還是偏向讓學生理解到句子原本的架構,將主語(主題)的位置,以及對象的位置明確地標示出來。這也是教學時,不得不採取的權衡之計。

 

    也因此,《穩紮穩打日本語》在編寫時,第1課的例句亦採取明確標出「私は」的方式。但對話本文的部分,則是將「私は」用括弧標注,暗示可以省略。第15課(初級3)教導「〜たい」時,也是將「私は」用括弧標注。

 

    最後,跟各位說聲抱歉。這裡的附圖翻錯頁!

 

---------------------------------------

 

  穩紮穩打日本語進階篇,現正熱烈預購中。只有現在預購期間,才有兩本以上75折的優惠喔。

 

    由於印刷廠的印刷錯誤,實體書會再慢個幾天上架,但電子書已經提前上市囉,有電子書需求的朋友,現在馬上就可以讀到課本的精彩內容囉。

 

「私は陳です」不太自然,那為什麼教科書還要這樣教?關於省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