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已預定《穩紮穩打日本語》進階篇讀者的等待,先前發生封面印刷錯部分的第五冊,已經重新印刷完成。也已經發貨給各大通路商,應該最遲下週就可以收到書囉。再次感謝大家的訂購。

 

由於書籍即將正式上市,TiN老師的這些「宣傳賣書文」也即將畫下句點。今天倒數第二篇,就以製作編輯教科書的觀點切入,來談談大家最感興趣的「は」與「が」吧!

 

---------------------------------------

 

    大部分的教科書,在第一課就會出現「私は学生です」這個文法,也就是說,在很初級的階段,甚至是第一課就會學習到「は」的用法。然而,以「大家的日本語」為例,「が」這個助詞則是一直要到第9課才會出現,例:「私は イタリア料理が 好きです」。而且這裡的「が」,還不是容易跟「は」混同的表主語(主體)的「が」,而是表對象的「が」。表主語(主體)的「が」要一直到第十課才會出現,例:「あそこに 男の子が います」。

 

    就曾經有日本的學者針對學習日語的學生做過「は」與「が」這兩個助詞的學習分析。研究發現,外國人學生們在考試時,「は」的正答率比起「が」的正答率要高出許多因此學者就分析,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否與上述教科書的編排有相關?

 

    而說到底,這又是日文教課書在編篡上,不得不的權宜之計...

 

---------------------------------------

 

    一般來說,在初級時的語言教學,應該著重於句型的骨格架構,也就是從「コト(proposition/命題」的部分著手。隨著一定程度的增長,才進入如何表達說話者心境、情態的「ムード(modality」。

 

    但日文教材,在第一課,往往不是學習表示主格「私が学生です」的「が」,而是先學習表示主題(屬於modality)的「私は学生です」的「は」。這也是因為日文的發話中,不能沒有modality部分的原因所致(句子中,一定包含命題proposition與情態modality兩個側面)。

 

    若沒有將「私」主題化,而單單使用「が」來敘述的話,會衍生出所擁有的,另一層面上的modality(心境、情態上)涵義。對的,就是「が」的総記/排他的用法),這反而又會導出另一種強調的口吻出來。也正因如此,日文教科書才不得不在第一課時,就將表modality的「」提出,這點也是因為日文本身的構造問題,而阻礙了學習者認識日文句子「格構造」的一個機會。

 

     也因為在很初級的階段就已經學習到了「は」,因此很多(透過直接法學習的)學習者會誤認為「は」就是用來表示主格的。而當學習將受格(目的語)主題化(例如:パリで このカバンを 買いました → このカバンは パリで 買いました),若老師沒有詳細的介紹這樣的操作以及意涵,就會讓學生搞得一頭霧水,永遠「は」與「が」傻傻分不清。

 

---------------------------------------

 

    使用日文教日文的教學方式,稱作「直接法」。使用直接法的教學,老師很難將上述「目的語主題化」,或者是「主格與主題的不同」,用日文來說明給日文還沒有很好的學習者了解。

 

    《穩紮穩打日本語》,是一套針對華語圈學習者,專為使用媒介語教學時使用的教材。也就是老師是使用中文來教導日文。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掉上述說明困難的窘境。教師手冊當中,也有在學習到這樣概念的每一課,詳細解說,因此,本教材的設計有望讓學習者在一開始學習到的階段,就理解到這兩者文法層面上的異同。

 

---------------------------------------

 

    再來,也是因為托使用媒介語教學的福,本教材不需讓「が」一直到很後面的課才出現,在第一課時,就可以讓「が」登場,同時出現「は」與「が」兩個助詞:

 

  ・あの人「は」 誰ですか。

  ・誰「が」 山田さんですか。

 

    當然,本教材在第一課所導入的「が」,是最簡單的「が」,也是擁有絕對規則的「が」,不存在模擬兩可,可用「が」也可用「は」的局面。

 

    疑問詞的後方,就是使用「が」來表達主格。也因為採取中文教學,因此教學者可以在這個階段就說明得很完善。

 

    在這一階段先導入表主格的「が」,並不會造成學習者太大的困擾,同時也可以避免「が」太慢導入,導致無法順利認識日文的骨格架構proposition)的缺陷。這也是本教材編輯時的一大考量。

 

    此外,我們在初級階段時,也會導入許多關於將「格」成分給主題化的練習,這樣的早期導入,對於學習者學習句型架構,以及助詞的使用,將有很大的助益。而能夠以這樣的模式來編篡教材,也是建立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媒介語(中文)來教學的基礎上。

 

既然在台灣學習日文就一定是用中文來教日文,那何必還要選擇專給直接法使用的教才呢?《穩紮穩打日本語》絕對會是你的最佳選擇(不好意思,我又在老王賣瓜了)~

 

---------------------------------------

 

    順道一提。大部分的教科書,導入存在句時,都使用「〜に 〜が ある/いる」的句型導入。此句型就是標準的,只有主格,沒有主題的句子。但本教科書則是採用「〜には 〜が ある/いる」的導入方式,將場所部分主題化,這樣更可讓學習者知道「は」是代表主題,而不是主格。

 

    當然,上述兩句話的使用場景不同。沒主題時,用於「あっ、 あそこに 子供が いる」這種說話者當下看到的,感知到的事象。而有主題時,則是針對那個場所的存在物作描述「教室には 誰が いる?教室には 誰も いないよ」。關於這點,這裡就不在贅述了。感謝大家的購買!

為什麼初級教科書都先教「は」才教「が」?

為什麼初級教科書都先教「は」才教「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 的頭像
    TiN

    TiN's Blog

    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