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大部分的教科書,在教導「〜てある」時,都是叫學生要把「〜を」改為「〜が」。例如「車を 止める」→「車が 止めてある」。但這樣的文法規則,很容易讓學生造出很奇怪的日文,例如:

 

  ・(×)私は 店の前に 車が 止めてある。

  ・(×)社長は もう 解決策が 考えてある。

 

    正確應該為:

 

  ・(○)店の前に 車が/を 止めてある。(刪除主語「私は」)

  ・(○)社長は もう 解決策を 考えてある。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てある」,前方都可以將「を」改為「が」。

 

---------------------------------------

 

    要了解這個問題前,必須先知道「〜てある」其實有兩種用法。一為「結果殘存」,一為「效力殘存」。

 

  所謂的「結果殘存」,就是「那個某人」做完動作後,其「結果殘存」仍存在於眼前,可觀察得到的。例如「ドアが 開けて ある」與「車を 止めて ある」等,很明顯地,某人開了門之後,現在門是開啟著的狀態,是肉眼可見的。而某人停了車之後,現在車停在那裡,也是肉眼可見的。如上例中的「車が/を 止めてある」

 

  有別於這些肉眼可見的「結果殘存」,「〜て ある」亦可用於表達「那個某人」做了動作後,其「效力」仍然存在。這時,效力的存在肉眼是看不見的。例如「乗り物酔いの薬を 飲んで ある」與「ホテルを 予約して ある」等。當你吃了暈車藥後,其效力仍然殘存,所以現在頭不會暈。但這並非肉眼可見。你預定了飯店,現在訂單是成立著的,這也非肉眼可見。如上麗珠的「解決策を 考えてある」

 

---------------------------------------

 

  「結果殘存」的用法時,可以使用「〜が てある」以及「〜を てある」兩種。但無論是哪種,都不可將動作行為者明示出來。因此「私は 店の前に 車が 止めてある。」這句話,錯在把「私は」講了出來。只要刪除掉「私は」,要講「店の前に 車が 止めてある」或是「店の前に 車を 止めてある」都是可以的。

 

---------------------------------------

 

    「效力殘存」,則是可以明示出動作的行為者。但如果明示出了行為者,由於主語已經被行為者的位置取代,因此這時,對象的位置就不可再使用「が」,而必須使用「を」。也就是說,要嘛,就講「解決策が 考えてある」,不要將行為者點出,要嘛,點出行為者後,就必須講「社長は 解決策を 考えてある」。

 

---------------------------------------

 

    正因為它有這兩種用法,因此《穩紮穩打日本語》進階一的第28課,分別將結果殘存以及效力殘存的用法,清楚劃分為句型一以及句型二。

 

「〜てある」到底能不能用「〜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 的頭像
    TiN

    TiN's Blog

    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