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朋友粉絲們
《韭菜逆襲!我要當個有錢人:改造貧窮腦的16堂課,小資族也能晉升富裕階層》正式開放預購,並預計於7月18日隆重上市!
📚 博客來連結:
- Jul 11 Fri 2025 09:22
《韭菜逆襲!我要當個有錢人》開始預購
- Jul 10 Thu 2025 08:48
【新聞分享】:首都圈再開發計畫頻頻受挫:建築成本飆升與計畫規模失衡的教訓
TiN :
中野站前的都更案非常有名,其前面「號稱」與車站共構全新的塔樓「Park City中野The Tower」(雖然實際走路要超過6~8分鐘以上),當初卻還是以逼近都心的高價完銷。但附近的「中野Sun Plaza」都更案,似乎就沒這麼順利。
原本預定的計劃,受到通膨以及日幣下跌等因素,無法再執行下去,這時,建商想到的就是「減少商辦面積」,「增加住宅面積」。因為商辦(賣場或著是辦公室),會隨著它的坪效空間,而決定往後的收益,因此像是這種商業物業,營造成本是否符合採算,就顯得非常重要。
- Jul 10 Thu 2025 08:18
【新聞分享】:中國人取得不動產,各國開始警戒
TiN :
美國與韓國都開始對於外國人取得不動產,尤其是中國人取得不動產這一塊,開始有了實際作為。已經有許多人意識到,不動產被中國人買走,除了房價高漲的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是國安疑慮。因此這次日本的參議院選舉,「中國人買日本房」的問題,應該也會是一個很大的爭點。
--------------------------------------------
- Jul 08 Tue 2025 09:29
【新聞分享】:淺草房市熱潮:中國買家5億円購樓推高路線價,居民生活受影響
TiN :
房市投資者都知道,在房市上行時期,「今天的天價,就是明天的地板價」。重點不在於買貴,而是有沒有買到。
搶到,一定得出價比其他的競爭者高,也就是有很大的概率以「溢價」買到,也就是買貴。而這買貴,可能就是買貴個5%~10%。對比未來物件可能兩~三倍的漲幅以及收益,這小小的溢價幾乎可以忽略。而如果你不願意10%的溢價買到,你就是沒有了。因為不動產不像股票這樣,同樣的東西有好幾萬張在市場流動,但房子就只有一間,「沒買到」好物件,比「買貴」還要糟糕。這也就是我在『日本買房關鍵字』一書當中所提及的「贏家的詛咒」。
- Jul 07 Mon 2025 14:08
【新聞分享】:日本人只買得起小宅,中國人買豪宅大讚便宜!
TiN :
當中國人跑來東京都心精華區買3億高檔塔樓,還一邊誇著很便宜的同時,日本人卻只能淪落到買便宜區域的狹小木造透天。
日本老百姓會變得這麼窮,跟政府的貨幣政策有很大的關係。無節制的量化寬鬆,貨幣供給,讓日幣在10年多就貶值了一半以下。換句話說,日本政府以貨幣供給來壓低匯率,形同偷竊了日本人民辛苦工作所存下來的財富。
- Jul 06 Sun 2025 13:32
【新聞分享】:外國人房地產取得規制:日本參議院選舉中的政黨爭論與政策展望
TiN :
中國人在日本炒房,惡意提高租金趕走租客,做民宿破壞環境,利用程式以及人頭大量預約預售屋名額,買來後立即加價一倍轉賣等行為,已經惹惱了日本民眾。
即將來到的選舉,各政黨為了選票,也都表態回應了對於中國人炒房以及居住正義的訴求。各黨的意見如下:
- Jul 06 Sun 2025 09:37
【新聞分享】:買來轉賣二三事
TiN :
關於炒房,買來轉賣,今天再用AI來將兩篇新聞整理成一篇來分享。
住友為了防止投機客買來轉賣,祭出了五年內禁止轉賣的特約。若是違反,建商有權取消契約。
- Jul 04 Fri 2025 14:31
【新聞分享】:龍樹諒預言,讓中國人不敢買日本房!
TiN :
龍樹諒真厲害,不,還是應該說YouTuber真厲害,幾部影片,幾本漫畫,就讓日本許多產業陷入危機,最好笑的,還是中國大使館在自己的官網,叫人民赴日購屋時要小心地震的風險。
然後最近聽認識的業者說,真的中國人的買盤有稍微減少,大家都在等七月5號過後,才要簽約或者交屋過戶。
- Jul 03 Thu 2025 11:43
【新書上市:韭菜逆襲!我要當個有錢人】
- Jul 03 Thu 2025 09:54
【新聞分享】:令和7年日本路線價上漲2.7%,連續四年上升,觀光需求推高部分地區價格
TiN :
這幾天,日本不動產最熱的話題,莫過於國稅廳公布了今年最新的「路線價」。所謂的「路線價」,並不是真正的成交價,而是國稅廳用來課徵遺產稅與固定資產稅的課稅根基。
除了「路線價」以外,還有一種價格叫「公示地價」,這個價位是屬於國土交通省所評定的公告現值,用來提供對於判斷經濟的動向以及房產交易時的參考指標。這兩種價位,都是政府機關公布的評定價格,只不過是由不同單位統計,用於不同用途而已。
- Jul 03 Thu 2025 09:36
【新聞分享】:三大都市圈中古公寓管理費與修繕積立金調查報告
TiN :
日本的不動產投資,如果你買的是大樓型產品,最大的一筆「固定支出」,莫過於大樓的修繕費用與管理費。這筆費用本來就不便宜,然而,隨著日本進入通膨,飆漲的物價以及人力成本,讓許多大樓的管委會也不得不提高這些費用。
收租雖然很穩定,但管理修繕費用就有如你購買高股息ETF時的內扣費用以及管理費,而這個管理費的比例,比ETF的零點幾趴還要高很多。
- Jul 01 Tue 2025 09:09
【文章分享】:東京23區新築公寓價格高漲與郊外選擇的興起:房地產市場的階層化與購房策略的轉變
TiN :
這篇試著叫AI將兩篇文章統整在一起,第一篇是敘述都心房價高漲,造成很多人買不起的文章。第二篇則是放棄都心,去隔壁縣,例如千葉以及埼玉購買便宜新房的文章。
相較於都心漲翻天,千葉以及埼玉的新成屋幾乎沒什麼動,若從日幣匯率的觀點來看,就等於這兩個地方的房價還在下跌。
- Jun 30 Mon 2025 09:11
【文章分享】:東京投資家分享:專注中古單身公寓投資的成功秘訣
TiN :
投資日本小套房的風險,在於「流動性」。日本人買房的行為與台灣人不太一樣,台灣會因為房價過高,年輕人會買小套房來自住,但日本人不會買小套房來自住,且小套房無法享受稅制上的優惠。意思就是說,小套房只有買來投資收租的人會買。
- Jun 28 Sat 2025 09:53
【文章分享】:別人貪婪的時候,你應該要恐懼
TiN :
當大家都在炒塔樓的時候,你應該要知道擦鞋童理論。當連投報率都不會算的投資小白,也在開高槓桿買房時,你就要知道,現在進場很可能是「富貴險中求」。
--------------------------------------------
- Jun 28 Sat 2025 09:42
【文章分享】:其實你買到的,只是爛貨
TiN :
你還以為日本人不會炒房嗎?當房市向上的時期,搶預售屋,比台灣搶得還厲害。會賺錢的塔樓,同樣一間房子,上百人抽籤申購,但沒有人要的東西,就是沒有人要買。
前些時候,聽朋友說,東京很好買。那是因為你都撿別人不要的垃圾,當然好買。真正好東西,還要用這種預約程式來作弊搶名額才搶得到。如果你對東京的市場不夠靈敏,無法獲得足夠的資訊,那你大概當韭菜的機率極高。
- Jun 26 Thu 2025 08:45
【文章分享】:東京23區公寓購買與租賃的10年得失比較
TiN :
買房跟租房,不會是永遠的話題。正常情況下,買房永遠強過租房。之所以日本人會有這兩者的比較,是因為之前日本處於「通縮」狀態,房價會隨著建物折舊而變便宜。
然而在現代法幣制度的前提下,「通膨」是一種必然。日本也已經脫離了過去的「通縮」時代,進入「通膨」的正循環。
- Jun 24 Tue 2025 08:39
【新聞分享】:東京23區中古公寓均價突破1億日圓
TiN :
繼去年新成屋均價突破1億日圓大關後,今年連中古屋均價都突破1億大關。
房價上行時期,就會有許多人,將房屋以高於市場行情很多的價格來掛牌出售,俗稱「スケベ価格(吃你豆腐的價格)」。而由於上行時期,或許買家因為不懂行情,也或許因為買家認為房價會漲更高,因此這樣的價格,還真的會成交。就這樣,價格越墊越高,新聞中提出的個案,還有些在短短兩年內就價格翻倍!
- Jun 22 Sun 2025 08:48
【文章分享】:過度自信!年收2000萬「高收入夫妻」購塔式公寓夢碎。
TiN :
日本年輕高薪上班族,為了彰顯成功的身份地位,而去購買高級塔樓,導致財務遇上窘境。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除了自己理財教育不佳之外,很多情況源於自己愛炫耀,一步步走入資本主義的陷阱卻不自知。
塔樓,其實就是設計給這樣的人的一個陷阱。說白了,年收2000萬,稅後淨所得,扣除保險年金後,可能才不到1300萬。而塔樓的價位,剛好介於1~2億之間,賣給這些人,剛剛好滿足他們的負擔能力。而其實塔樓,看似高級,但其實跟國際上所謂的「豪宅」等級還差一大截,不過這些沒見過世面的上班族,卻誤以為這種不到30坪的室內空間,稍微高檔一點的,住了上百戶的產品,就是「豪宅」。這跟上班族領到薪水後,就跑去買名牌包,讓自己拿個區區百萬台幣的H牌包包,就誤以為自己擠身上流社會的套路一模一樣。
- Jun 21 Sat 2025 09:39
【文章分享】:舊耐震大樓能不能買?
TiN :
舊耐震基準,在日本就意味著難以獲得銀行貸款,需全額付清。全新屋則容易取得貸款,甚至可以零自備款。因此中古屋的價格常常需要降到很低的價位,才有買家願意接手。
上述段落選自新書:『韭菜逆襲!我要當個有錢人~改造貧窮腦,小資族也能晉升富裕階層』
- Jun 20 Fri 2025 08:40
【文章分享】:日本「經營・管理ビザ」資本金門檻擬提高,應對外國人移居問題
TiN :
看來移居日本的門檻將會越來越高。中國人又再度玩壞一個國家的制度。石破乾脆效仿川普推出移民金卡算了,相對於美國500萬美元,日本可以5億日幣賣一張。
- Jun 19 Thu 2025 08:56
【文章分享】:日本不動產的「過於寬鬆」外資購買政策
TiN:
日本高漲的房價,民怨四起。不少日本人已經將怨氣以及矛頭出在中國人身上。民意反應政策,不知道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外國人要購買日本不動產,就再也沒那麼容易?
--------------------------------------------
- Jun 18 Wed 2025 13:49
【文章分享】:東京高級住宅區的變遷——從西側「三強」到東側灣岸與下町的台頭
TiN:
「西高東低」的定律似乎逐漸瓦解,老錢喜歡的產品,跟新錢不一樣。老錢喜歡高級低層,安靜的郊區住宅區。新錢,則是喜歡填海地整齊街景的塔樓。
台北的房價也曾經「西高東低」,但隨著東區以及信義計劃區的完成,人氣也隨之東移。房市,似乎沒有亙古不變的規律。
- Jun 18 Wed 2025 09:09
【文章分享】:房仲業界的真實
TiN:
理專賣你理財產品,真的是為了幫你賺大錢,實現財富自由嗎?不,很有可能他賣你的產品,是公司正在主打的商品,他可以抽比較多的手續費。
房仲賣你這間房子,真的是因為這間房子適合你嗎?不,有可能是因為他成交這一間,他可以拿雙邊的仲介費用,也就是俗稱的「冒全泡」。
- Jun 16 Mon 2025 14:28
【新聞分享】:外國人眼中的日本「首都圈一極集中」現象
大都會人口過度集中,令人感到窒息。最近台灣有個新聞,說台北白天的人口跟晚上的人口差很多,很多人白天到台北市上班,晚上都回到新北市,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台北市房價太貴的關係。
同樣的現象,也曾經發生在東京。泡沫時代,東京地價高漲,市中心為商辦區,而老百姓則是居住在較外圍,便宜的區域。這稱作「甜甜圈現象」。
- Jun 15 Sun 2025 08:39
【新聞分享】:公寓選擇進入三選時代
- Jun 13 Fri 2025 08:39
【新聞分享】:東京中古公寓價格飆升與區域差異擴大
- Jun 12 Thu 2025 08:21
【新聞分享】:塔式公寓的夢想與陷阱
TiN:
下個月出版投資理財新書『韭菜逆襲!我要當個有錢人~改造貧窮腦,小資族也能晉升富裕階層』,嘗試以我多年投資的經驗來談資本市場投資(股、債、房、金、虛擬貨幣)等。所以開啟久違的粉絲頁來刷一下存在感賣書。
因為現在AI很方便,因此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分享文章。前面是我的話語,後面是AI對於新聞的整理。新聞的連結貼在留言區,才不會被降觸及率。
- Jun 11 Wed 2025 08:19
【新聞分享】:公寓管理組合的異常規則與居民無關心的代價
TiN:
下個月出版投資理財新書『韭菜逆襲!我要當個有錢人~改造貧窮腦,小資族也能晉升富裕階層』,嘗試以我多年投資的經驗來談資本市場投資(股、債、房、金、虛擬貨幣)等。所以開啟久違的粉絲頁來刷一下存在感賣書。
因為現在AI很方便,因此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分享文章。前面是我的話語,後面是AI對於新聞的整理。新聞的連結貼在留言區,才不會被降觸及率。
- Jun 10 Tue 2025 23:45
【新聞分享】:外國人創業簽證門檻提高之必要性與影響
TiN:
下個月可能會出關於投資理財的書,所以開粉絲頁來刷一下存在感。因為現在AI很方便,因此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分享文章。前面是我的話語,後面是AI對於新聞的整理。然後新聞的連結改貼在留言區,才不會被降觸及率。
中國人為了移民日本,惡用日本的經營管理簽證,已不是新聞。雖然事實上很多中國人使用此簽證來日本後,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或是只有做流水帳,而永遠沒辦法拿到三年的簽證,甚至還被拒簽。
- Jun 07 Sat 2025 09:00
【新聞分享】:中國富裕階層瘋搶日本塔樓:背景、影響與安全保障疑慮
TiN:
下個月可能會出關於投資理財的書,所以開粉絲頁來刷一下存在感。因為現在AI很方便,因此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分享文章。前面是我的話語,後面是AI對於新聞的整理。
前幾天看某個日本的房產專家講,說「房價越低的社區,民度越低」。這種低房價的社區,往往會因為共用設施的問題爭論不休,例如倒垃圾不守規矩的問題,或者在共用廊道擺放私人物品的問題。自然,有些經濟能力較佳的人就會搬走,因此整個社區就只剩下水準差的那群人。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