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語要表達「能力」或「狀況」的可能,必須將動詞改為「可能形」。如表格裡的「正確的可能形」:Ⅰ類動詞只需將字尾的「u段音」改為「e段音」,再加上「る」即可;類動詞則是去掉語尾的「る」,再加上可能的助動詞「〜られる」即可;Ⅲ類動詞由於是特殊活用動詞,因此直接將動詞整體改為「()られる」、「できる」。

    然而,語言會隨著使用族群的習慣而有所改變,表示「可能形」的說法又出現了「()(丟掉「ら」的動詞可能形)及「()(添加「れ」的動詞可能形)兩種,雖然並非正確的文法,但卻有許多日本人如此使用,尤其「ら()き」出現在口語會話的教材,特別值得關注以下分述口語中的動詞可能形「ら()き」及「れ()す」的現象

 

動詞分類

正確的可能形

()

()

Ⅰ類動詞

(五段動詞)

()

()

 

()

()

()

 

()

Ⅱ類動詞

(上、下一段動詞)

()

()られ

()れる

()

()

()られ

()れる

()

Ⅲ類動詞

(カ行、サ行變格動詞)

()

()られる

()れる

()れれる

する

できる

 

できれる

 

表╱TiN老師  整理

 

 

1.表示動詞可能形的口語說法「ら()き」

(1)「ら()き」的現象

    所謂的「()」,指的就是Ⅱ類動詞與Ⅲ類動詞裡的「()る」改為可能形時,「られる」當中的「」脫落,導致「()られる」變成「()れる」、「()られる」變成「()れる」的誤用現象。然而,「ら()き」的現象並非外國人在學習日語時所犯的錯誤,而是日語母語者在口語上的簡略化所致。因此,有許多人認為「ら抜き」的現象其實是不好的,同時也是一種錯誤。但也有人認為,這是語言在語義上的互相分擔,所演變而成的一種「進化」。

(2)()」的演變

    早在「明治時期」,若要將Ⅰ類動詞改為可能形,並不是像上述表格那樣將動詞語尾改為「e段音」再加上「る」,而是必須先將動詞語尾改為「a段音」後,再加上「れる」。舉例來說,若要將「()」、「()」改為可能形,在明治時期的用法應為「()かれる」、「()まれる」。

    不過,由於這樣的用法,本身除了有「可能」的語意以外,還有「被動」及「尊敬」的意思。因此,為了避免語義上的混淆,Ⅰ類動詞才由「()かれる(kakareru)」演變為現在的「()ける(kakeru)」,也就是「-ar-」的部分被脫落掉。例如:

尊敬:先生(せんせい)()かれた(ほん)()みました。(我讀了老師寫的書)

被動:(かみ)()かれた()()んでください。(請唸一下寫在紙上的字)

可能:(えい)()()(がみ)()かれる(明治時期的改法)→()ける(現代的改法)。(我會用英語寫信)

   因此,有些語言學家認為,現代日語裡Ⅱ類動詞所發生的「()」現象,其實就跟當時在Ⅰ類動詞發生的現象是一樣的。「()られる(mirareru)」變成「()れる(mireru)」,同樣是「-ar-」的部分被脫落掉。

(3)「ら()き」的發生情況

   如同前述,雖然說Ⅱ類動詞會發生「()き」的現象,但實際上僅發生在五個音節以內的動詞,五個音節以上情形的鮮少發生。

 

四個音節的動詞可能形:()られる   →  ()れる()  

五個音節的動詞可能形:()べられる  →  ()べれる()

六個音節的動詞可能形:(おし)えられる  →  (おし)えれる()

七個音節的動詞可能形:(かんが)えられる → (かんが)えれる()

 

    此外,若動詞原形本身就含有「〜れる」的動詞,也不會發生「()」的現象。例如:「(わす)れる(原形)→(わす)れられる(可能形)→(わす)れれる()?)」。

 

2.表示動詞可能形的口語說法「れ()

    不同於「()」的音節脫落,「()(發音同萵苣的「レタス」)」則是音節添加,也就是將Ⅰ類動詞的可能形加上「」的一種誤用。語言學家認為,這是由於Ⅱ類動詞的可能形,一定都是以「〜れる」結尾的緣故。因此,日語母語者在使用Ⅰ類動詞時,也泛化了這樣的文法規則,將Ⅰ類動詞也都添加上了「」。

    爾後,這樣的泛化現象甚至擴散到Ⅱ類動詞,經過「()」之後,又再度添加上一個「」(即「()す」)。例如:「見られる」為正確的動詞可能形,變為「()れる(())」,再變為「()れれる(()す)」的錯誤形態。

    ()」被語言學家認為是一種錯誤,這是因為「()」並不像「()」是為了避免與「尊敬」、「被動」的語義混淆而產生的演化,而是在原本就已經含有可能語義的詞彙當中,又多此一舉地加上另一個也表示可能涵義的「」。因此,是重複的累贅。也就是說,「()ける(kakeru)」當中的「e」,本身就是用於表達可能的語義,若又添加上一個「」,即「()けれる(kakereru)」,等於就是重複添加兩個表示可能語義的「e」了。

 


PS:原文刊登於大新日本語日和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