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目前大多數日本人的現在仍沒有一定要買房投資、置產的觀念。但其實就我這幾年長住日本的觀察,最近的年輕人,在價值觀與思維上,正朝著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改變。
----------------------------
第一種人:極簡主義者
隨著時代的轉變,許多年輕人的觀念,也與他們爸媽那一輩的人有所不同。上一代的成功者,就是要五子登科,有房有車。然而,隨著日本終身雇用制的崩解,年輕人能夠找到正職工作,安穩過一生的人越來越少。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年輕人能賺到的錢越來越少,要在房價高漲的首都圈買房買車,對於現在部分的人而言的確非常困難。此外,現在全世界的新趨勢就是「共享經濟」,年輕人也善用相關的App等,需要的時候,共享、共乘即可,不愛「擁有」。且科技日新月異,只要有一台智慧型手機,什麼都可以完成。家裡不需要音響、也不需要電視,更不需要一台桌上型電腦。喜歡聽音樂的直接線上購買、喜歡看書的直接下載電子書,完全不需要佔空間。就這樣,經濟情勢與科技的要素相乘之下,使得日本的極簡主義者越來越多,需要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所謂的極簡主義者,指的就是過著極簡的生活,家裡只買真正需要的東西。對於不是每天需要用到的東西,也都發揮「斷捨離」的精神。東西用不到,不是拿去扔掉就是拿去APPメルカリ(Mercari)上賣掉。說好聽是「省錢」,說難聽一點,其實就是「沒錢」。也因為家裡沒什麼東西,房子自然也不需要太大。這些人不愛擁有,自然不會想要擁有房子,認為「租」個小房就好了。因為對他們而言,那就只是個睡覺的「箱子」而已。就算有買房,也不是買傳統三房,可能就買個中古一房(1LDK)產品,對他們來講,夠用就好。